当龚生还在高中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尽管成绩优异,进入了四川的一所著名中学,但这名学生突然决定转到一所职业学校学习烹饪。
他本来可以选择标准的学术道路,但他说,他碰巧有了一次烹饪的经历,带来了一次“心灵觉醒”。上周,龚生在他现在就读烹饪和餐饮节目的旅游学院对媒体表示,“烹饪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激情。”
对于西方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年轻成年人找到自己的使命并坚决追随自己梦想的经典案例。但熟悉中国社会的人会知道龚有多么不寻常。从小就适应激烈的竞争,并反复告诉孩子的人生将由一次考试的得分决定,放弃他们认为更好的道路追求梦想是罕见的。
但我很高兴看到更多像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中。这表明年轻的中国人更加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足够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龚生并非中国第一个尽管考入好学校却选择另辟蹊径的年轻成年人。但在过去,媒体倾向于将这些故事报道为新奇事物。
一个著名案例是陆不轩,这位戴眼镜的屠夫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北京大学。早在1985年,陆是西安唯一进入大学的高中生。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做生意亏损后,他开始在市场上卖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