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承诺加快全球采纳其本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一种替代品,已经主导了中国国内市场。在周三的峰会上,副总理丁学辕表示,经过31年的技术发展,该国“正在扩大其国际友谊圈”,该技术现在占据了国内消费者市场份额的70%以上。根据同一天发布的产业蓝皮书,北斗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整合,预计到2028年,与该技术兼容的新终端和设备将超过4亿个单位。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编制的报告在中国中部湖南省第四届北斗系统应用国际峰会上发布,丁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这一导航系统自1994年首批卫星发射以来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丁表示,北斗在2020年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三代发射后,已“进入了全球发展的新阶段,在服务性能方面全面改进,并在大规模应用方面广泛扩展,成为服务全球用户的关键新基础设施”。
北斗系统以古代中国用于航行的七颗明亮北星命名,通过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共享出行服务和其他产品提供动力,已经主导了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