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中国 为什么在中国工作日要化妆?

为什么在中国工作日要化妆?

15
0

身处在即将到来的黄金周中,大多数人不得不应对9月28日(本周日)和10月11日这两天被占用的情况,这也许是中国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最令人害怕的一天——补班。

我们都接受这是在这里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你是否曾经想过补班是如何产生的?感谢《新京报》的一篇文章,这里让我们了解一下补假的一点历史背景。

1949年:起始

这一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

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国务院规定每年需要为New Year’s Day(一天假期),春节(三天假期),劳动节(一天假期)以及国庆节(两天假期)预留共七天的假期。

1999年:黄金周与补班

这基本保持了五十年,直到1997年,中国经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为了振兴经济,制定了旅游和休闲上的国内支出增长战略。到1999年,引入了修订后的假期计划,该计划保留了三天的春节假期,但将劳动节和国庆节分别延长至三天。

当局为增加休闲时间,试图想出如何在工作日的假期里允许人们出游七天,但仍然只给予人们法定的三天假期。

终于!一些天才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决定:让人们额外休息两个工作日,允许人们周末休息,再加上五个工作日的休息,共计七天离职的连续时间。但是,我们要求人们在假期前后的周末工作日补偿这两个额外的假期。

以今年的黄金周为例。在日历上连续有八天的假期(10月1日-8日)。其中包括一个周末(10月4日-5日),大多数人通常会放假,但在假期之前的周日(9月28日)是一个工作日,然后假期之后的周六(10月11日)也是一个工作日。所以,从本质上说,连续八天的假期实际上等同于四个工作日的休假,算上补班日。

这的确通过拉动消费提高了经济增长,但必须考虑到雇主,他们仍然需要支付这些放假的工资。

为了让你更好地了解,人力资源部门2019年的数据显示,雇主为每个假期日支付了超过400亿元的工资。

今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新增了两个额外的公共假期;今年,除夕和五一劳动节后一天(5月2日)也是公共假日。幸运的是,并没有增加额外的补班日来弥补这些额外的假期。太好了!

2007年:回归传统

2007年,进一步修订了假期安排,重新引入传统的中国节日,但当局再次担心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因此,必须做出权衡: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添加到公共假期名单中,每个节日都有一天假期,劳动节假期从三天改回为一天。(然而,正如我们所提到的,今年已经改为两天假期。)

计划的变化之一是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来确定的,因此它们在公历上的日期和星期几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问题出现的地方:

– 如果这些节日落在一个周一周五,那就意味着自然形成一个三天的周末,其他东西都不会改变。

– 如果它们落在一个周二,那么周一将作为放假日,周末补偿工作日也会被添加(从而形成连续三天的假期)。

– 如果它们落在一个周四,那么周五将作为放假日,周末补偿工作日也会被添加(再次形成连续三天的非工作日)。

– 如果它们落在一个周六周日,那么我们会多得到一天,形成一个三天的周末。

– 最后,如果节日落在一个周三,那我们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们只能休息一天,没有额外的假期。

中国每年假期安排的变化确实对经济有积极影响。以前的劳动节假期是一个完整的黄金周(从1999年到2007年):这一周的国家旅游收入从141亿元增加到73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即使在2020年,在疫情的背景下,假期缩短了,劳动节假期仍然产生了475亿元的旅游收入。

尽管如此,目前暂时没有进一步调整这一制度的计划,补班日看起来是会一直存在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经济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任何额外的非生产性日子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无论如何,工作周末补班的想法大多不受员工欢迎。2013年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对这些假期安排并不满意。

另一项在2021年进行的调查(这次只针对北京的人)显示,对假期调整系统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但46%的人对周末补班仍然不满意(只能想象剩下的54%是不喜欢付假期工资的雇主)。

尽管不满,政策仍将继续。

你对这些补班日有什么看法?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阅读:淘宝旅行必备十件物品提升您的旅行体验

图片:北京人,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