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香港深水埗一幢老建築的狹窄35平方英尺隔間房中,王荒法(Samuel Wong Wang-fat)除了使用濕毛巾、開啟小風扇或啜飲冷飲外,幾乎沒有其他消暑選擇。
他的樓層分為15個鞋盒大小的單位,依賴走廊上僅有的一臺空調,但功率不夠給任何租戶帶來涼爽。王荒因為擔心可能讓老鼠進入而不敢打開窗戶。
這位68歲的清潔工很少去附近擁擠社區的購物中心和餐廳消暑,他表示當地的“公園熱而悶,沒有微風……我寧願回家,至少那裡有風扇”。
隨著炎熱的日夜越來越普遍,專家敦促香港當局重新審視他們的策略,以增加城市的綠化覆蓋面積更有效地緩解城市熱浪。那麼,“混凝土叢林”香港如何最大程度發揮擁有綠色城市區域的好處?
香港天文台報告稱,自2021年至2024年,每年有52至54天“非常炎熱”,這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多的。這個詞指的是溫度至少達攝氏33度(華氏91.4度)的時期。
從2020年至2024年,香港每年至少有50個“熱夜”——最低溫度至少達攝氏28度——紀錄最高為2021年的61個。
圖片:攝影師May Tse拍攝,Samuel Wong在他的隔間房中使用風扇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