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个茶园里,在炽热的天空下,工人卡米尼·库尔米(Kamini Kurmi)将一把雨伞固定在头上,这样她就可以腾出双手从灌木丛中采摘娇嫩的叶子。
“当天气真的很热时,我的头开始旋转,我的心脏开始跳得很快,”库尔米说,她是众多受雇的女性之一,因为她们拥有灵巧的手指,而不是在几天内收割大多数传统作物的机器。
极端天气导致印度茶园收成锐减,危及阿萨姆邦和毗邻的西孟加拉邦大吉岭等清凉饮料行业的未来,同时也重塑了每年估计超过 100 亿美元的全球贸易。
“温度和降雨模式的变化不再是偶然的异常现象; “它们是新常态,”茶叶研究协会的科学家鲁潘贾利·德布·巴鲁阿 (Rupanjali Deb Baruah) 说。
随着模式的改变降低了单产并导致产量停滞,印度国内消费的增长预计将导致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的出口萎缩。
尽管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其他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停滞不前,但去年占全球贸易 12% 的印度出口下降可能会推高价格。
三十年来,印度拍卖会上的茶叶价格每年仅上涨 4.8%,远远落后于小麦和大米等主食 10% 的涨幅。
对阿萨姆邦茶叶种植区至关重要的温和温暖潮湿的条件正日益受到长期干旱和突然强降雨的破坏。
阿萨姆邦 Tinsukia 地区一座拥有 82 年历史的茶园的园主 Mritunjay Jalan 表示,这样的天气不仅有利于害虫繁殖,还迫使园主转向很少使用的灌溉种植园的做法。
茶叶研究协会表示,1921 年至 2024 年间,那里的降雨量减少了 250 毫米(10 英寸)以上,而最低气温则上升了 1.2 摄氏度(2.2 华氏度)。
由于夏季和冬季阵雨几乎消失,季风是阿萨姆邦的主要降雨源,导致本季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 38%。
高级茶叶种植者 Prabhat Bezboruah 表示,这有助于将生产高峰期缩短至几个月,从而缩小了采收窗口。
时断时续的降雨会导致害虫更频繁地侵扰,导致茶叶变色、出现褐色斑点,有时甚至布满小孔。
领先行业机构印度茶叶协会主席赫曼特·班古尔表示,这些措施反过来又增加了成本,由于工资和化肥价格上涨,成本已经以每年 8% 至 9% 的速度上涨。
种植者表示,政府的激励措施不足以刺激重新种植,而这在阿萨姆邦至关重要,许多殖民时代的茶树产量较低,并且随着年龄超过通常的 40 至 50 年生产期限,就会失去对天气的抵抗力。
印度的茶产业已经繁荣了近 200 年,但随着人口增长的日益繁荣刺激了国内需求,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可能会低于 2024 年的 12%。
印度茶叶协会表示,过去十年国内消费量增长了 23%,达到 120 万吨,远远超过了 6.3% 的产量增长。
尽管近年来优质茶叶的出口量有所减少,但印度的进口量却有所增长,到 2024 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创纪录的 45,300 吨。
印度主要商人的高管表示,这增加了海外买家的开支,而肯尼亚等全球竞争对手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