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闻 Why is India prosecuting Muslims who said ‘I love Muhammad’?

Why is India prosecuting Muslims who said ‘I love Muhammad’?

7
0

印度新德里 –上个月,印度警方突击搜查了多个市场和住宅,在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管辖的邦逮捕了穆斯林男子。他们的一些房屋已被推平。

他们被指控的犯罪起源很常见:在海报、T 恤或社交媒体帖子上写下“我爱穆罕默德”,提及先知穆罕默德。当局称这种言论正在威胁“公共秩序”。

迄今为止,至少已登记了 22 起针对 2,500 多名穆斯林的案件。据非营利性民权保护协会 (APCR) 称,印度人民党 (BJP) 管辖的多个州至少有 40 人被捕。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如何以及从哪里开始的?在印度说“我爱穆罕默德”是否违法?

发生什么事了?

9月4日,居住在印度北部北方邦坎普尔市的穆斯林正在庆祝开斋节,庆祝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这时一个社区竖起了一块发光的牌子,上面写着“我爱穆罕默德”。

但该牌模仿了流行的“我爱纽约”标牌,并在世界各地纷纷效仿,招致了一些当地印度教徒的批评。最初,他们的投诉称,发光板是对传统庆祝活动的新介绍,当时北方邦的法律禁止在公共宗教庆祝活动中添加新内容。坎普尔大约 20% 的人口是穆斯林。

然而,根据投诉,警方对二十多人提出了更为严重的指控:煽动宗教仇恨。如果被告被定罪,该指控最高可判处五年监禁。

坎普尔事件引起了穆斯林政治领导人的广泛批评,针对警察行动的抗议活动蔓延到其他邦,包括印度南部的特伦甘纳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北部的北阿坎德邦、查谟和克什米尔。 “我爱穆罕默德”的标语和文字遍布全国各地——从人们的社交媒体账号到 T 恤。

9 月 26 日,在距离坎普尔近 270 公里(168 英里)的北方邦巴雷利,一群参加当地伊玛目号召反对坎普尔逮捕行动的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

警方进行了镇压,逮捕了 75 人,其中包括伊玛目的陶基尔·拉扎 (Tauqeer Raza)、他的亲属和助手。地方当局推平了至少四栋属于被告人的建筑物。

近年来,数百名印度穆斯林因此类拆除而失去了家园,这些拆除往往是在当局没有发出任何通知或法院命令的情况下进行的。印度最高法院指出,强拆不能作为法外惩罚的一种形式,并警告说,国家当局在拆除任何财产之前必须事先发出通知。然而,活动人士表示,在实地,这一命令往往没有得到遵守。

与此同时,其他数十名穆斯林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带有“我爱穆罕默德”口号的帖子和视频而在不同的邦被捕,其中一些人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被捕。

推土机
2022 年 6 月 12 日,印度普拉亚格拉吉,一台推土机拆除了一名穆斯林男子的房屋。当局声称该房屋是非法建造的 [Ritesh Shukla/Reuters]

违法吗?

印度宪法保障宗教自由和表达宗教的权利。第 25 条保护每个人信奉宗教的自由。公民还受到第 19(1)(a) 条的保护,该条保障言论和表达自由的权利,除非直接煽动暴力或仇恨。

在“我爱穆罕默德”镇压行动中被捕的人中,警方大多根据法律条款对他们提出指控,这些法律条款禁止旨在进行“恶作剧”的大型集会,或涉嫌煽动宗教紧张局势的行为。然而,这些规定适用于那些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或穿着印有“我爱穆罕默德”的 T 恤而被捕的人。

一直在跟踪这些案件的非营利组织 APCR 的国家协调员纳迪姆·汗 (Nadeem Khan) 此前曾因政府官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类似针对穆斯林的言论或他们的房屋被推土机而对政府官员提起过诉讼。

汗告诉半岛电视台,当局正在谨慎使用法律条款,这些条款的重点不是“我爱穆罕默德”这个表达本身,而是那些使用该表达或抗议相关警察镇压的人所实施的涉嫌犯罪行为。

“他们知道,没有任何法律将仅仅表达‘我爱穆罕默德’定为犯罪,”汗说。

汗指出,在印度各地,印度教诸神挥舞传统武器的形象早已司空见惯。 “这些图像遍布全国各个角落;那么它是否也应该冒犯或威胁所有穆斯林呢?”他问道。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政府不能将这样的宗教定为犯罪,”他补充说,指的是伊斯兰教。

自2014年莫迪在新德里掌权以来,印度的一系列国际民主指数持续下滑。

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委员会主席阿卡·帕特尔表示,将人们的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权利定为刑事犯罪开创了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先例。

帕特尔告诉半岛电视台:“以‘我爱穆罕默德’等口号为目标,这种口号是和平的,没有任何煽动或威胁,不符合印度宪法或国际人权法规定的刑事限制门槛。”

“公共秩序问题必须得到相应解决,不能成为全面压制宗教身份或表达的理由,”他补充道。

“国家的作用是平等地保障权利,而不是监管信仰的表达,”国际特赦组织的帕特尔说。 “维护宪法和国际承诺不是可选的;这是一项法律义务。”

印度塔那 - 9 月 25 日:2025 年 9 月 25 日,印度塔那,穆斯林社区成员在周五 Namaz(祈祷)后,在蒙布拉火车站附近的一座清真寺外举着“我爱穆罕默德”海报游行。日前,在北方邦坎普尔拉瓦特普尔地区的巴拉瓦法特(Eid-e-Milad-un-Nabi)游行期间引发的“我爱穆罕默德”争议在全国引起反响。在塔纳区蒙布拉市,穆斯林成员就这一问题走上街头。 (摄影:Praful Gangurde/印度斯坦时报,盖蒂图片社)
2025 年 9 月 25 日,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塔恩,人们在周五祈祷后举着“我爱穆罕默德”海报在蒙布拉火车站附近的一座清真寺外 [Praful Gangurde/Hindustan Times via Getty Images]

有模式吗?

批评人士表示,此次镇压只是自 2014 年莫迪上台以来印度穆斯林面临边缘化、暴力或法律针对性打击的最新实例。

过去11年来,针对宗教少数群体的仇恨言论事件激增。记录在案的仇恨言论从 2023 年的 668 起跃升至去年的 1,165 起,增幅约为 74%。这些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印度人民党统治的邦或即将举行选举的地方。

德里的政治分析家阿西姆·阿里表示,当地的印度教和穆斯林争端现在越来越多地迅速转变为全国性问题。

“从顺从的媒体到社交媒体组织,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迅速传播这种仇恨,”阿里说。 “法律的解读方式是,任何宗教身份的表达,尤其是穆斯林的宗教身份,都可以被视为煽动宗教仇恨,”他补充道。

在坎普尔发生“我爱穆罕默德”事件后,莫迪所在选区瓦拉纳西的印度人民党领导人在该市的主要路口张贴了海报,上面写着“我爱推土机”,指的是推平被告房屋的行为。

2020 年 1 月 29 日,来自沙欣巴格的抗议者在新德里简塔·曼塔天文台举行反对印度新公民法的示威活动时举着标语牌。(摄影:Sajjad HUSSAIN / 法新社)
2020 年 1 月 29 日,抗议者在新德里参加抗议印度对公民身份规则有争议的修正案的示威活动。这些规则被广泛批评为歧视穆斯林寻求庇护者 [Sajjad Hussein/AFP]

它如何影响年轻的穆斯林?

政治分析家拉希德·基德瓦伊 (Rasheed Kidwai) 表示,围绕“我爱穆罕默德”的争论“显然非常政治化,而不是宗教化”。

基德瓦伊说,在印度,穆斯林,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感到沮丧,他们发现在文化认同和饮食习惯问题上,一套规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根据 APCR 的数据,在“我爱穆罕默德”镇压行动中,几名被告或被捕者包括年轻的成年穆斯林,其中包括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而被捕的人。

阿里表示,对“我爱穆罕默德”言论的打压可能会进一步疏远年轻的穆斯林成年人。 “理论上,每个人都已经有罪,并且可能因为存在而面临诉讼,”他告诉半岛电视台。

“现在很难想象未来会怎样,”他说。 “仇恨的节奏日益加快。”